大中华网络电视台欢迎您!

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份《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投入产出效益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中部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份包括8个部分共25条内容的《意见》,顺应新时代新要求,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谋划了发展新蓝图。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中国幅员辽阔,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个省份,这些省份位于广袤国土之中部,起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作用,不仅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自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部地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不断提高,科教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全局性意义,必将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破浪前行,不断驶向更加开阔的水域。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步更稳。既“谋全局”也“谋一域”,向来是大国治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部地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不过,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中部六省发展水平不同,域内经济联系紧密度、融合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区域层面谋划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多方面优势,不断实现同东部、东北和西部的差异化发展、互补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整体实力,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应对和化解国内国际各种风险挑战,打造出更多响当当的发展样板。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让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力更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对于中部地区来说,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的产业体系,汽车及零配件、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湖北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河南郑洛新、安徽合芜蚌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成为了中国创新高地。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依靠自身产业优势,并借助人力资源丰富且紧邻东部地区的特点,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强区域产业对接合作,必将有力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会巩固和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壮大中国制造优势,更可以为打造国家现代化经济增长新动能区域注入强大新活力。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让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劲更足。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值得一提的是,中部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7亿,拥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两大城市群,以及河南、湖北、湖南、安徽4个自贸试验区,市场潜力巨大。不过,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400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东部地区的65%左右。奋进新征程,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助推中部腹地变身开放高地,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释放更多发展潜力,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吹响新号角,中部再出发。”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新发展阶段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中部地区六个省份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落实《意见》各项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狠抓落实、力争上游,让新时代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更趋协调、更加联动,奋力开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金羊网 文/王玉星)

点赞(7286)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