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网络电视台欢迎您!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中再现的“郑和下西洋”场景。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这面镜子最重要的功能不在于复制现实,而在于它映照了现实。正因为这一点,纪录片的表达常常比影视剧更有力量。

  我们生活中还有一面镜子,那就是历史。中国人历来重视读史明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我很喜欢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两句话:“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抱着对中国历史“应该略有所知”的态度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我和我的团队创作了纪录片《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

  因为深知历史的浩瀚无边,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全面书写和穷尽讲述的野心,而是紧紧抓住这样的核心主题: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塑造和影响了今天的中国?

  我们以文明源流、国家制度以及文化发展为主线,选取了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转折性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节点进行表现,讲述一个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这背后,我们探寻的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精神。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从儒家的“民为邦本”到道家的“天人合一”,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它们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从历史深处提炼出来,让电视机和电脑前面的观众看到文明的筋骨与脊梁。

  除了通过精妙凝练的解说、新奇多元的叙事,在内容上着力呈现中国的历史之美和文化之美,我们还尽可能地通过电影级的画面和构图来展示中国的山河之美。剧组辗转浙江、内蒙古、湖北、甘肃等省、自治区的数十个外景地,片中汇聚了雪山、沙漠、草原、森林、湖泊、大海等中国几乎所有的地质地貌类型,每一帧截图都堪称电脑屏保,让海内外观众充分感受中国山河之壮阔。

  影像方面,我们打破了纪录片与影视剧的视听语言壁垒,融汇戏剧舞台的假定性和象征性手法,比如用一堵高墙来象征一座城池,用一扇屏风来隐喻一个时代。其中最大胆的尝试,是大量采用五十格拍摄,让画面慢下来,让时光慢下来。这种脱胎于中国画的写意和留白,也是我们带给观众的中华文化之美。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今天,纪录片凭借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形态,成为人们记录时代、对话文明、认知世界的重要载体。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纪录片,无疑是对国家形象的一次影像建构。对内,它提升的是文化自信;对外,它传达的是民族精神。

  为了让《中国》兼具国际表达,我们邀请了日本音乐家梅林茂及意大利作曲家斯蒂法诺·伦蒂尼参与主题音乐创作。与国际知名团队的合作,在保证视听效果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我们相信,通过精良的制作、国际化的创意表达和专业化的传播手段,《中国》将会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及蕴含其中的、历千年而不衰的中国精神。李东珅

点赞(823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