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美国采取的疫情应对措施进一步扩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预计2021财年、也就是去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将高达3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13.4%,为1945年以来第二高水平。
目前,美国国会两党正在讨论一项总额约一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此前的预计,这项计划将在未来10年内,将联邦预算赤字再推高约2560亿美元。
效率低成本高 美国基础设施问题多
层出不穷的事故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最近美国的新闻“热词”,本次基建法案能否通过也备受关注。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美国面临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高达2.59万亿美元!
美国基础设施的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先从公共交通系统看起。
美国此次1万亿美元基建法案中所包含的5500亿美元新增支出里,有390亿是打算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但这真的能解决美国在公共交通方面的“落后”现状吗?
芝加哥是全美不多的拥有地铁的城市之一,站内设施的老旧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世界“超级大国”所建的地铁,而每趟列车不变的特色就是“晚点”和“紧急停车”。
央视记者 许弢:芝加哥拥有全美第二大的公共交通系统,但是由于建设的时间比较早,现在很多设备都存在老化的问题,在刚刚我们前往机场的途中,列车就曾经紧急停车了三次。
造成紧急停车的原因有很多:芝加哥不少列车1980年就已投入使用,车辆自身可能存在诸多问题;列车在经过交叉路口时需要切换轨道,但由于通讯设备老旧,信号丢失,有些地区需要手动操作才能让列车通过路口;此外,芝加哥地铁内部安全问题存在很大隐患,经常会有犯罪事件发生。
如此状况的公共交通,让乘客的乘坐意愿大大下降,造成了目前美国公共交通运营效率低、成本却很高的现状。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可持续工程与建筑环境学院教授 拉姆·彭迪亚拉: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也一直处于挣扎中,客流量持续下降,这无疑给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带来了很大压力。
而在已经开通地铁系统40年的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记者在走出杜勒斯国际机场时发现,当地依然没有连接机场和市区的地铁。
其实,设计用来连接机场和市区的“华盛顿特区·银线地铁”二期工程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工了,却至今都没有完成——在部分修好、还没投入使用的车站,多段水泥墙已经出现裂缝,开始修修补补——项目预算也从最开始的27亿美元增加到了41亿美元。
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华盛顿特区在行政上由美国联邦政府直接管辖,地方政府的自主权远不如各州,甚至在国会中也没有投票代表权,导致包括地铁工程在内的诸多问题都成为国会中政治博弈的筹码。
本应是服务公众、为民众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在美国却成了政治博弈的筹码,也难怪有专家会说,美国的公共交通需要的是系统性的、质的改变。
拉姆·彭迪亚拉:我们一直做的都是一些边缘上的调整,比如升级几辆公交车,在这里增加几个站点或者在那里修改几个地方,但这些微小的调整真的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你需要的是对系统的某种冲击,换句话说,你需要一种质的变化。
供水系统设备老化 饮用水污染问题严重
供水系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饮用水的供应。在美国土木工程师 协会今年3月发布的评估报告中,饮用水系统的评级为“C-”。
今年2月席卷美国的冬季风暴让南部多州供水系统瘫痪,的确让人们看到了目前美国供水设备老化的现状——但这却并不是美国人日常饮用水所面对的唯一问题。
央视记者 许弢:这里是孟菲斯西南部的一个社区,长久以来,这个以非洲裔美国人为主的社区在供水问题上一直存在问题。在2021年初,那场席卷美国南部多州的冬季风暴过后,这里很多管道破裂,供水系统一度瘫痪,很多居民家里没有饮用水——但这还不是当地居民在供水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孟菲斯的饮用水都取自地下含水层,而这附近又有很多大型工厂,水污染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当地居民。在2017年,这附近的地下水就曾被检测出砷、铅含量超过安全饮用水标准,其中一个火电厂附近的地下水砷含量比美国联邦饮用水标准高300多倍。
今年年初,当地居民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一家公司计划建设一条穿过孟菲斯西南部地区进入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石油管道,它将穿过为100万人提供饮用水的含水层,这在当地引发了强烈的反对。
孟菲斯社区反对原油管道建设团体创始人 贾斯汀·皮尔森:孟菲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从地下取水的城市,可他们却计划在含水层上铺设石油管道,而我们知道那里有已知的破裂点。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泄漏一加仑石油将污染2500万加仑的水。
迫于压力,该公司上个月宣布取消修建这条管道的计划,但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那些工厂仍在运转。而且,风险可能不光来自社区所处的环境,还可能来自日常供水管道——含铅管道。饮用水铅污染是美国供水系统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美国,含铅的供水管道也在给居民们的日常用水带来影响。据估计,目前在芝加哥有大约38万条含铅供水管道在向当地大约80%的家庭提供水。
芝加哥是目前全美拥有含铅供水管道最多的城市,据调查,在过去六年,大约有80%的社区面临着饮用水铅污染的问题,用当地居民的话说,每天就像用含铅的吸管在喝水。
环保组织成员 布伦达·桑托约:当使用含铅的供水管道时,就像在用含铅的吸管喝水,很多家庭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水中铅的影响。
虽然芝加哥2020年公布了改造铅制供水管的计划,但由于缺乏资金,进度缓慢——有专家戏称,“按照目前的速度,完成所有管道的改造‘大概得要500年’”。而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统计,目前在全美大约有超过600万条含铅供水管道,从2018年到2020年,超过6100万人使用的供水系统中,饮用水中的铅含量超过了美国食药局为瓶装水所规定的安全值。
而在1万亿美元基建法案的5500亿美元新增支出部分中,有550亿美元用于更换铅制管道和服务管道,在全国供应清洁饮用水。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律师 杰里米.奥尔: 这似乎足够了,但是 当我们寻找老旧基础设施的时候,铅制管线的数量也会增加,需要的资金金额也将水涨船高。
虽然资金不一定够,但好歹是有了,不过,还是有专家表示,目前采用铅制供水管道的建筑,很多位于民房下面的部分都是属于私人财产,而更换这些管道需要环保部门、州和地方政府、供水商和私人房主之间的有效协调,因此,想在全美范围内更换铅制管道,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到底难在哪里?
自从上任之初拜登提出大搞基建后,两党就一直僵持不下,预算金额从2.3万亿美元,降到现在的1万亿美元。虽然现在两党对这1万亿美元的方案达成共识,但据美国媒体报道,投票进程预计还将有很多波折。为什么在美国搞基建就这么难呢?
其实,美国总统提出搞基建这不是第一次了。奥巴马当总统的时候,提出3.9万亿美元的基建,结果没搞成。特朗普当总统的时候,提出2万亿美元的基建,又没搞成。现在,拜登又提出基建计划,而预算金额一再缩水。
搞基建是好事,可是多位美国总统在任时却难以推行。
两党党争导致搞基建难以达成一致
其实,对于搞基建,民主、共和两党都不反对,但是,对于什么算是“基建”这个问题,两党的认知却存在很大分歧——共和党主张的基建,主要是在传统能源上,修建铁路、公路等;民主党主张的基建,则主要是围绕风能、太阳能、互联网+,修建的铁路、公路主要是围绕着新技术开展的——正是因为这种根本认知上的分歧,让两党多年来在基建问题上一直争执不下,无法达成一致。
联邦与地方政府利益冲突导致搞基建难
美国自身的体制问题,也对搞基建带来不小的阻力。由于美国采取的是联邦制,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有时联邦法律并不能干涉州法律。如果联邦政府搞基建项目触动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吵嘴、扯皮的情况肯定会发生,这势必会给项目建设带来影响——修了61年的95号州际公路就是最好的例子。
对外战争耗资大 30年花费超14万亿
搞基建困难重重,但在国防预算上,美国却很大方。今年5月,拜登政府向国会提交的2022财年联邦政府预算中,美国国防部预算总额高达7150亿美元,但即使是这样,还有议员说“不够”——的确,在这方面,美国“十分舍得花钱”:从1991年海湾战争开始到现在的30年间,美国打了13场战争,花了14.2万亿美元,仅伊拉克战争就花掉了3万亿美元——从这笔钱中拿出三分之一,就能实现现在这个基建计划, “得州供电危机”、“断头公路”可能就不会在出现美国人的生活中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