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超(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健康峰会上宣布了中国支持全球团结抗疫的五项举措,其中包括倡议设立疫苗合作国际论坛,由疫苗生产研发国家、企业、利益攸关方一道探讨如何推进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这是一个彰显大国担当,人类情怀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8月5日,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以视频方式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强调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疫苗国际合作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次论坛是践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展现了中国信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风范。
当前,新冠病毒各种变异毒株的出现为全球抗疫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而疫苗是全球战胜疫情的利器。不过,全球疫苗分配的严重不均衡,极大地阻碍了全球抗疫进程。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疫苗接种率仍然不足,全球仍有63%的国家和地区,疫苗完全接种率不足20%。应当看到,面对这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个别国家非但没有作出负责任大国的正面表率,反而奉行“本国优先”,坚持“疫苗民族主义”,大肆囤积疫苗,致使很多发展中国家无疫苗可打,疫情形势不见好转,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幅增加,国内经济复苏无望,成为全球抗疫短板。
在疫情面前,人类命运与共。“疫苗民族主义”与人类共同命运背道而行,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只会将人类抗疫战线拉得更长,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可负担、及时、普遍、合理分配显得尤其重要。随着全球疫苗分配鸿沟不断扩大,世界卫生组织8月发出了迄今为止最强烈的呼吁,要求富裕国家暂时推迟加强剂接种,“我们需要紧急扭转局面,从大多数疫苗流向高收入国家的局面,转向将大部分疫苗提供给低收入国家”。
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在抗疫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同时,还在继续积极推动全球团结抗疫、助力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疫苗正在为国际抗疫贡献中国力量。目前,中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7.7亿剂新冠疫苗,包括向100多个国家捐助疫苗,向6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同时,中国同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迅速推进疫苗大规模生产,为国际抗疫作出了中国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同。
在向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发表的致辞中,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会继续尽己所能,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今年全年,中国将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中国决定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分配疫苗。”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动破解全球疫苗产能不足、分配不均、接种不平衡的问题,继续为新冠疫苗公平合理分配贡献出中国力量。
此次论坛会议期间,中方还同22个国家共同发表了《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联合声明》,向世界发出了人民的呼声,我们要疫苗多边主义,不要“疫苗民族主义”,为全球疫苗公平可及迈出新步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人类早日战胜疫情作出新贡献。
一是再次重申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意义。此次论坛上,23国呼吁各方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继续努力,尽可能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疫苗,强调疫苗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增强国际合作机制与协作,摒弃“疫苗民族主义”,解除有关疫苗和原材料的出口限制。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二是助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本次论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通过“新冠疫情应对工具加速计划”及其“新冠疫苗实施计划”获得疫苗,呼吁各方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继续推进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强调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制度的科学和重要性等,为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展现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疫情已经诱发出政治、经济、安全等“并发症”,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此次论坛上,23个与会国一致认为要赢得这场世纪疫情斗争,应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协作应对疫情挑战。
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有害于民者,则当拔其本,塞其源。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国际安全局势动荡不安,世界人民正在饱受苦难和病毒折磨。大疫当前,中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不断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与世界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世界人民必将会厚其本,深其源。但还有些国家将疫情政治化、标签化,政治操弄无所不用其极,形形色色尽显人间百态,置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于不顾。对此,世界人民必将会拔其本,塞其源。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8日08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