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网络电视台欢迎您!

令世人瞩目的东京奥运会已接近尾声。在运动健儿为实现奥运梦不断突破、奋力拼搏的同时,奥运经济也随之热络。我国运动员不断赢得奖牌、打破纪录,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激发社会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奥运会期间,跑鞋、运动服、运动护具、各种球类、球拍等体育器材、运动装备以及与运动相关的健康食品、功能饮料都卖得出奇好。

体育明星效应延伸为经济价值。夺奖牌、破纪录,国人欢欣鼓舞。体育明星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倍加关注,他们使用的运动装备、日常用品,佩戴的小饰件,自然也会受到粉丝追捧。社交网络与电商的联手,很容易把与体育明星有关联的商品、商业引流到销售上,转化为经济价值。首枚金牌获得者杨倩在决赛时佩戴的小黄鸭发卡、举重金牌得主侯志慧在赛场使用的保温杯和风油精,近日都成为电商平台的爆款热卖。以举重金牌得主吕小军之名设立的网店,销量也格外红火。京东大数据显示,奥运会开幕后的一周,乒乓球拍成交额同比增长59%,游泳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5%,体操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1422%。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奥运经济的影响轻易而举就“出圈”承办地。

体育经济行稳致远离不开创新。每当大赛来临,体育文创市场就会火上一把,赛事周边产品会斩获不错的营收,但在蹭了运动会热度之后,如何持久发力,就需要创新加持了。消费市场具有“喜新厌旧”的本性,这是体育经济供给需要面对的考验。我国目前体育产品品牌还较少,文化属性、科技含量等与国外产品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产品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体育消费市场细分化、专业化,体育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日趋明显。用户对体育科技类、增值类产品的需求持续扩大,具有增值服务功能的智能型运动产品才有更广阔的空间。如智能手环、智能跑步机等科技类产品,已成为消费者的“宠物”。面对消费升级大潮,应盯住智能体育,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开发质量更优、创新力更强、智能化水平更高的产品,方可赢得体育经济的未来。

抓住融合发展跨界培育附加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不仅是产品力、创新力的问题,还在于融合力的发掘。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2.9万亿元。未来5年体育产业增速达到8.8%左右,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体育经济的广阔前景在于善做“体育+”,不断发掘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体医融合,才能持续推动体育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如把体育赛事与旅游结合,构建全域化体育旅游格局,按照这种跨界的思路推进,体育产业才能更加出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的普及,体育运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无疑将拉动体育产业实现更大发展。像发扬奥运精神一样,让体育经济也“更快、更高、更强”,必须走创新之路,用充满创意的产品让大众真切感受体育魅力,不仅为夺得金牌而骄傲,还要为体育产业的高端化而自豪。(金羊网 文/张全林)

点赞(689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