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晚报社长总编多维度看银川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莉
图/银川新闻传媒集团提供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考察时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五年来,银川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充满着实干的力量与自信:二十余年坚持不懈,把闽宁镇从寸草不生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三新”产业;持续加大葡萄酒品牌化发展,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底座”……
7月30日至31日,来自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全国二十多家晚报的社长、总编辑、资深媒体人齐聚银川,参加中国晚协会长会议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全国晚报社长总编看银川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亲眼见证着银川谋求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也亲身感受着这里的激情与活力。
“中国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变局之中,除了沿海发达城市的努力之外,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批像宁夏银川这样的城市正在奋力追赶,相信这些城市未来一定会成为西北大地的闪耀新星。”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海陵说。
“闽宁模式”实践
闽宁镇成东西扶贫协作示范镇
闽宁镇新镇区风气日新
平地起高楼,戈壁滩上建绿洲。曾经是茫茫戈壁沙漠的闽宁镇,如今已成了移民致富的“金窝窝”。
1997年的春天,闽宁在一片干沙滩上开启了崛起之路。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宁夏,奏响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序曲,也拉开了中国脱贫攻坚征程的大幕。
25年来,闽宁两省区按照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五项机制,推进闽宁协作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闽宁镇得到了福建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的支持,先后引进宁闽合发双孢菇工厂化栽培基地等13家闽籍企业,打造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示范镇。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最初8000多人的闽宁村如今发展成了6.6万人的闽宁镇,并已形成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齐发的产业格局。全镇移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1元,增长近29倍。截至2020年底,闽宁镇6个行政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脱贫退出建档立卡1633户7046人,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超过600万元。从赤贫走向全面小康,移民群众过上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
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干沙滩”,现在变成了绿树成阴、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的“金沙滩”。脱贫攻坚精神的闽宁实践,已在塞上江南处处生花。
今年,以展现东西协作扶贫下的“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的电视剧《山海情》收视率高居不下,剧中张树成书记等人物就是25年来无数呕心沥血、舍身为民的福建扶贫干部及援宁群体的缩影。张树成书记的原型是永宁县原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闽宁镇党委书记李双成,他上任10个月就解决了影响当地发展和稳定的14件历史遗留问题。正是因为有一批像李双成这样“拼命三郎”似的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撑着,移民群众才能挺过难关。
“三新产业”发力
经开区跃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工作人员在银川经开区中轴小镇操作设备
一个个热火朝天的项目现场,一个个订单不断的高新技术企业,让“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在银川经开区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宁夏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经开区成立。2003年,银川经开区成立招商局,并积极争取到隆基股份落地银川,生产单品硅光伏系列产品,发展至今,投资金额已超过200亿元,并拥有覆盖光伏材料的全产业链。
为打开发展新格局,银川经开区对标“一高三化”发展要求,以龙头集聚带动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全力推进20余个光伏配套项目和盾源聚芯半导体材料、隆基5GW电池及组件等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了经济发展“强引擎”华美蝶变。
在此基础上,自2020年以来,银川经开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企战略,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使园区企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截至目前,银川经开区共有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研发创新平台98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1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家。
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孕育而生的产物,多年来,银川经开区用敢闯敢试、乘势而上、埋头苦干的精神,大力发展“三新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从最初的7.7亿元,到2020年的370亿元,激增48倍,成为银川市当之无愧的工业主阵地,跃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国字招牌”落户
葡萄酒推动产业与生态齐发展
当地农民在采收葡萄
盛夏七月,草木葱茏,巍巍贺兰山被一望无际、犹如绿色海洋的葡萄所簇拥,迸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全国首个针对特色产业的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个、西部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类开放试验区。
“国字招牌”落户宁夏,离不开“天赋风土”。日照充足、热量丰富、砂石土壤透气性好,加之有黄河水的灌溉,宁夏贺兰山东麓成为我国最早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之一,其产出的酿酒葡萄味道丰富、酿出的葡萄酒兼具优质与特色。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不可或缺。2011年开始,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为产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栽种了32个品种的酿酒葡萄,不亚于法国波尔多、美国纳帕谷,是中国最大的世界酿酒葡萄品种资源集聚区,酿酒葡萄面积居中国首位。”在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挂牌当天,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世华介绍道。截至今年,宁夏种植葡萄面积为55万亩,综合产值(含一二三产业)280亿元,年吸引旅游人数100万人次。
伴随着葡萄酒产业的起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也经历着一场宏大的生态之变——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三级联手,自然资源和环境执法部门从严监管,矿山由过去的无序开采转变为绿色开采,石荒地恢复绿色植被生态。
“这里过去是一片飞沙走石,现在已成了纳凉胜地。几年前种下的树,如今已为产区发展贡献着力量。”沿着西夏区自然资源局绿化养护中心主任马军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林间公路旁茂密的树林,以及一块刻有“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石碑。如今,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先种树、后发展产业已经成为大家默默遵守的规则。
谁能想到,三十多年前飞沙走石的戈壁滩,摇身一变已成为“一带一路”上的网红打卡点,宁夏也已成为国内与世界葡萄酒界接轨最紧密的产区。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今后将完成从280亿元到千亿级的突破,并力争在葡萄酒界“出圈”,与世界知名产区比肩前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