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6月7日赴青海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来到位于西宁市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依托当地原材料资源优势,创新设计理念,提升产品竞争力,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等情况。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考察社区加强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最贴近民生,也直接影响民生。抓好基层治理,就抓住了治理体系的“七寸”,能够进一步夯实治理体系的“底盘”。正是源于此,在七一前夕的特殊时机,习近平总书记第一天就考察了青海社区基层治理情况,释放出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的强烈信号。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党建,是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从考察贵州时强调遵义会议的时代意义,到考察福建时强调学史明理,再到考察广西时强调学史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都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念兹在兹,必有回响,在组织建设方面,青海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下设6个党支部,有党员580人,探索将辖区内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党组织联动起来,形成了社区党建的一大特色;在发挥服务职能上,文亭巷社区开办了幸福食堂,市场价18元的一荤两素一汤餐食,60岁以上老人仅需花费6元,城乡低保、特困、重点优抚对象等身份的60岁以上老人,只需1元,社区治理效能日益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之行的深刻内涵,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意义重大。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基层治理的底座、底气均在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首先要创新组织设置方式,通过区域联建、行业共建等方式,打破地域、条块壁垒,推动党组织进小区、入楼院、上网格,补齐组织体系“盲点”;深化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对标“五个基本”开展支部“星级评定”,动态管理、常态推进,破解基层治理“难点”;紧紧扭住支部书记这个“领头雁”,梯次选育“两委”、网格员等“抬桩人”,强化支部队伍建设,育强基层治理“支点”;推广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大联盟”,实现活动共联、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打造基层治理的“亮点”,持续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基层治理“固本培元”。
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在“为民”,落脚点在“利民”,治理效能高低直接体现在为民利民效果上。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关键要做好为民利民服务。要以全覆盖的力量下沉提升基层治理的力度,整合联系服务单位、“双报到”、结对帮扶、社会组织等专兼职力量,划区划片、分层分类为基层治理提供队伍力量补充,推动基层治理常态化响应机制“有呼必应”;以全链条的职能整合提升基层治理的深度,结合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职能职责,推动资源、服务、力量全面下沉到网格,变“最多跑一里”为“最多跑一地”,推动基层治理大小事不出“网”;以全领域的供给体系提升基层治理的温度,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采用订单式“点菜”服务与上门式“送菜”服务相结合,推动亮化绿化“软环境”与出行健身“硬环境”同步提升,青年群众就业增收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服务到位同步落实,进一步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大有可为。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脚步,高举党建旗帜,牢记为民初心,在基层治理上想为、作为、善为,把党执政兴国的大事做好,把人民群众关切的实事办好,必将更好激发基层治理效能,为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提能”。
(金羊网文/艾佩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