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网络电视台欢迎您!

5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环境司法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世界各国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共建人和自然和谐的美丽家园。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作。中国持续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积累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有益经验。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国际组织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司法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保护世界环境的最强一道防线。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危害着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法律实施全过程,高悬最严格的司法“利剑”,对内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外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用司法的力量共建“绿色家园”,中国正在主动作为。

把“绿”融入司法理念。绿色代表着希望与美好,是环境保护最亮丽的颜色,正日益成为司法理念的底色之一。从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制发《关于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再到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年度白皮书、《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状况》等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协同发展观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政绩观等,共同书写着绿色司法理念线条,不断夯实着高悬环境保护司法“利剑”的思想根基。

把“严”融入司法实践。法律的威慑力在于执行,执行的效果取决于严的力度。近年来,为加大环境司法保护力量,不少地方专门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部门,相关司法部门积极探索实行“惩防一体”的司法模式,持续把“严”融入司法实践。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环境资源审判机构1201个,其中环境资源审判庭352个、合议庭779个、巡回法庭70个,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08万多件,审结103万多件,释放出“严惩”的强烈信号。同时,各级司法部门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入开展巡回审判活动,通报曝光典型案例,进一步畅通环资审判公开渠道,提升公开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通过司法公开倒逼凝聚“严防”共识。“严”字当头,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司法力量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

把“合”融入司法保护。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这是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求。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中国坚持“和合”理念,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积极与联合国环境署、欧洲环保协会共同举办环境司法国际研讨会,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认真筹办世界环境司法大会等等,身体力行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以此次世界环境司法大会为新起点,中国将率先垂范,主动同世界各国、国际组织携手合作,更好发挥司法作用,携手促进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高悬司法利剑,共建美好家园,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有行动。乘着世界环境司法大会的“东风”,期待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以司法为“剑”,推动“共建人和自然和谐的美丽家园”行动再向前、再深入。(金羊网 文/艾佩韦)

点赞(664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