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我的徒弟汪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看到他获得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作为教练,我由衷地为他高兴。这是中国男子游泳在混合泳项目上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也是汪顺经过三届奥运会的不懈努力拼下来的一枚金牌、一份荣耀。
汪顺今年已经27岁了,是中国游泳队出征本届奥运会阵容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但他的训练也最为刻苦。为了适应晚上预赛、上午决赛的节奏,他每天早上7点就要开始训练,即便到了东京,这个习惯也没有改变。他用行动为全队树立了榜样。
东京奥运备战周期中,我及时调整策略,改变训练周期,并在以往“三从一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强化体能训练,增强医疗保障,不少运动员的成绩提高很快。
我奉行这样一句话:“想要出成绩,管理就得严和细。”每次带队训练,我都要在泳池边上来回不停地走动,时刻监督运动员,帮他们抠细节,把动作练到位。因为患有糖尿病,我偶尔可能会抓不紧筷子,但坚决要握紧手中的秒表。
当然,我也心疼这群孩子。在汪顺决赛前,为了保证他能休息好,我坐在走廊里,守着他的房门,提醒经过的人放轻脚步,小声说话。
做教练,只有全心全意地付出,才能带好运动员。走下领奖台后,汪顺把金牌挂到了我的脖子上,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我马上就要64岁了,已经跟随国家队6次出征奥运会,连续三届有弟子夺得金牌。看着一拨又一拨年轻运动员脱颖而出,我总是难以割舍教练这份工作。只要国家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作者为中国游泳队教练,本报记者孙龙飞、李硕采访整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