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网络电视台欢迎您!

中欧班列已成为新形势下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载体。图为2021年6月7日,中欧班列“金华—匈牙利首发专列”从“义新欧”金义新区平台鸣笛启程。  胡肖飞摄(新华社发)

中国向急需国家提供疫苗援助,与各国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在收到中国援助的新冠疫苗后,巴基斯坦于2月初启动疫苗接种行动。图为3月10日,一名医务人员正在进行疫苗接种准备工作。   新华社发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村貌。  刘振军摄(人民视觉)

从1921年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发展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取得跨越式发展,让长期研究关注中共发展历程的外国友人赞叹不已。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追求和平发展,在改善民生福祉的同时,也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琳娜·索特尼科娃——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本报记者 张光政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琳娜·索特尼科娃从上中学时就开始学习中文。如同图画般美丽的方块字、充满音乐感的汉语发音都让索特尼科娃感到着迷。从此,她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1年至今,索特尼科娃一直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共党史研究室工作。1995年冬天,索特尼科娃第一次来到中国访问。中国民众的热情友善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索特尼科娃多次来到中国,参加与中共党史研究有关的国际会议。

索特尼科娃的重点研究领域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以及曾在苏联学习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她的研究内容。2018年,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帮助下,索特尼科娃参与制作的《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革命者在俄罗斯的足迹》画册第二册出版。画册收录了叶剑英、李富春、刘伯承、潘汉年等中国共产党人年轻时代的照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很多革命者的家人没能保留下他们的照片。不少人是在这本画册中第一次看到了亲人的面孔,这让我感到我们的研究工作很有价值。”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际。在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获得今天的世界影响力?这些都是索特尼科娃在研究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在索特尼科娃看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主要原因在于其执政纲领符合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并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无数共产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然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战胜了各种严峻挑战。”索特尼科娃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中国政府在短时间内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在方舱医院的建设、新冠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中国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在前列,发扬了无私的奉献精神,表现出了对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强烈责任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中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并率先恢复了经济增长。”

据索特尼科娃介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当代史中心编写并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文献(1920—1927)》(第一卷)。索特尼科娃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她衷心祝愿中国共产党在未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

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本报记者 张慧中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与中国渊源颇深。1991年,布朗首次来到中国进行短暂访问。1994年至1996年间,他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生活。2000年至2003年,布朗在英国驻华大使馆工作。

在中国工作期间,布朗曾前往上海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布朗表示,“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1921年是一个重要时刻。自那次会议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几十名党员发展到目前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让我感到十分震撼。”

布朗认为,中国共产党一贯秉持实事求是精神,有着强大的自我革新能力。例如,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作出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总结,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并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布朗表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总结并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致力于提升国家的物质和经济条件,改善人民福祉。1981年《决议》通过后,中国积极实施改革开放,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乡镇企业等举措。布朗认为,这些举措在促进基层创新的同时,也释放出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不仅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还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制造业等其他经济领域的流动。“数据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国工作期间,布朗曾与各级党员干部有过较为深入的接触和交流。他还曾受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邀请,出席“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我了解到,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密切交往。”布朗认为,外国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系机制、保持坦诚高效的对话交流非常必要,有助于外界增进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认识,加强相互理解。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布朗认为,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应加强沟通合作,避免卷入意识形态冲突。“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在维护全球秩序、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布朗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击腐败、加强党建,大力推动各领域工作。过去几年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并朝着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此外,中国还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聚焦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增长。这些都让布朗印象深刻。

布朗撰写了多本有关中国共产党及其发展历程的书籍。“我认为,只有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及其运作机制有更多了解,才能更清晰全面地把握事实框架,避免误读。”布朗表示,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面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各国应不断提高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理解与认识,加强接触交流,寻求更多共识。

乌克兰前驻华大使伊戈尔·利特文——

在推动深化务实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谭武军

伊戈尔·利特文曾于1999年至2001年担任乌克兰驻华大使。在华工作期间,他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也对中国产生了深厚情感。目前,他在乌克兰—中国联合商务理事会担任联合主席,积极致力于推动双边经贸合作。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利特文回忆道,在华工作期间,很多与他有着长期工作往来的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员,他们坚定的爱国情怀以及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成为利特文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印象。“优秀的干部队伍为中国共产党打下了坚实的执政基础,让其能带领人民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百姓的幸福安康。”

任期结束后,利特文多次来华访问。他走访了北京、上海、西安、哈尔滨等城市。鳞次栉比的高层写字楼、设施完善的住宅小区、环境优美的街心公园,都让他印象深刻。利特文表示,“中国各地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多年来,我目睹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这让我深有感触。”

过去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施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利特文表示,中国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当前,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研究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如何像中国一样从根本上消除绝对贫困,在社会、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实现质的飞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很多国家密切关注的话题。”

利特文说,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新时代的中国。“立足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如何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中国如何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促进世界和平贡献智慧?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

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利特文格外关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有关国际关系的论述。利特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则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团结、开放和合作,反对分裂、孤立和对抗。中国在推动深化多边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各国携手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利特文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我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石田隆至——

“和平”是百年党史的一个关键词

本报记者 刘军国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石田隆至从2000年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也是在那一年,他第一次访问中国。那次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来到中国后我才发现,以前在日本形成的对华认识太片面了。”

由于历史原因,日本一些民众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存在偏见,石田隆至坦言他也曾受到影响。然而,在2000年的访问中,石田隆至发现,中国民众非常友善,对日本和日本人民的认识普遍客观全面。此后,石田隆至几乎每年都要来中国进行学术访问。从2015年开始,他还曾先后在大连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历史研究工作。他告诉记者,“对于外国人而言,深入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最好方式。”

石田隆至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管理与审判。他将这段历史纳入研究范围,是受到了一位名叫山边悠喜子的日本女性的影响。山边悠喜子今年93岁。1945年日本战败后,她作为护理人员加入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于上世纪50年代初回到日本。“山边悠喜子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怀有很深的感情。她曾多次对我讲起,在与中国共产党人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不仅学习了医疗护理技术,还吸收了先进的思想。她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对于战争责任问题的认识,让我对中国政府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处理等相关历史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石田隆至在日本各地采访了数十名日本战犯及其家人。他发现,在抚顺和太原战犯管理所接受教育改造的绝大多数日本战犯在返回日本之后,不仅转变了思想,还积极从事日中友好事业。

在石田隆至看来,“和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一个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提出并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

此外,石田隆至认为,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最值得学习和研究的特质之一。石田隆至表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致力于让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国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大幅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精准扶贫政策帮助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数亿人口摆脱了贫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让石田隆至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他表示,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共产党尊重科学,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只用短短数月时间就成功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在此期间,各行各业的广大共产党员冲在前面、甘于奉献,发挥了模范作用,让他备受感动。

石田隆至表示,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石田隆至告诉记者,未来希望通过他的研究成果,让更多日本民众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

点赞(681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